在藏区,传统社会基本上属于部落社会,几乎每一个较大的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—不管是苯教寺院还是藏传佛教寺院,来满足自己信众的精神生活需求。在藏族丧葬习俗习惯法中,逝者家庭要向寺院及其僧尼布施—逝者家庭给寺院、僧人以实物或钱财的资助,给寺庙的可交给寺庙管理委员会来统一安排使用,给个人的可以直接交给僧尼本人,也可交给寺庙代为发放。僧尼接受布施后,要给施主念经超度亡灵、祈福安康。
常州殡葬电话 在笔者看来,在藏族丧葬习俗习惯法中,寺院和教民之间正是通过布施—念经超度、祈福安康来进行社会交换。从寺院的角度看,寺院作为人们心理的寄托和精神生活的圣殿,在满足教民心理需求的同时,借助积极参与丧葬活动,巩固和强化部落成员的宗教信仰,借助丧葬中的宗教活动,加强对教民的控制;从信众角度看,借助寺院僧尼念经超度、祈福安康得到心理慰藉,完成社会化;从社会的角度看,通过丧葬仪式,社会得以整合。
常州殡葬电话 可以这样说,正是寺院、教民、社会之间的这种“以预期收益为动机的个体的自愿性行为”的社会交换,维系了教民之间的友谊纽带,建立了教民对寺院的服从。同时,正是通过丧葬习俗中的这种社会交换,在教民之间构建信任、鼓励差别、强迫对群体规则的遵守和发展集体观念,促进了社会整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