殡葬“一条龙”暴利惊人:市场部分开放,民营“一条龙”服务仍需倚靠国有殡仪机构生存;行业家族化导致进入门槛高企。
2004年,殡葬业部分环节向市场放开,随着民营资本的介入,殡葬服务“一条龙”大规模涌现。不过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,即使出现民营“一条龙”服务,以往存在的殡葬费用高企的情况并未得到完全改观。行业封闭、家族化经营、有限开放依旧是殡葬业不合理现象的来源。
目前民营资本参与程度相对较高的是墓地行业,火化服务则由国企完全垄断,殡仪服务民营资本参与程度依然较低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“一条龙”并不完整,这也折射出殡葬行业民营资本的尴尬。
常州殡葬电话“一条龙”殡葬用品价格便宜一半殡仪服务价格高企,殡葬业近千亿规模,一些环节未向民营资本开放。
“清明节对于殡葬业来说,是大日子。”3月29日,张丽萍一边折花圈一边告诉新京报记者,“清明期间我们所有的商品都打6折”。
张丽萍是北京一家殡葬用品店的主要负责人,除了出售寿衣、骨灰盒外,还承接遗体接运、灵堂布置等“一条龙”服务。
“这个骨灰盒我们卖九千多,在殡仪馆能卖到近两万。”张丽萍指着橱柜上的“梅兰竹菊”对新京报记者说。在走访多家“一条龙”店后记者发现,这些用品价格基本雷同。
由于火化业务没有向市场开放,张丽萍的大多顾客认为殡仪馆价格较高转向“一条龙”店。